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 2023-03-21
    题目:空间声场主动控制技术研究报告人:张 雯 教授主持人:王妍 教授时间:10月25日下午15:30地点:腾讯会议,会议号:785-617-027报告人简介:张雯,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公司教授、博导。曾任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程与计算机公司,于2016年加入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公司“智能声学与临境通信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语音与声信号处理、双耳听觉与空间声、主动噪声控制与人机交互。在IEEE SPM、TASLP、JASA等领域顶级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于2015年获得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早期职业研究员奖”(ARC DECRA),2017年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报告内容简介:声场主动控制是指通过调控次级声源产生的声波在目标区域产生期望的可听声效果,其典型应用包括声场重现、声场分区控制和有源噪声控制等,在沉浸式音频通信、智能座舱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然而,空间声场控制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针对室内混响环境下声场的不确定性与时变性,如何在目标区域内非观测点位置准确稳健地重建、控制声场,即保证声场调控的准确性、稳定性、鲁棒性,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报告
  • 2022-11-21
    题目:uRLLC for 5G and Beyond报告人:Yonghui Li教授主持人:王昆仑 研究员时间:11月22日14:00-16:00地点:腾讯会议,会议号:895-861-941报告人简介:Professor Yonghui Li is currently a Professor with the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His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s are in the area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MIMO,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s, 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 coding techniques, wireless AI and industrial
  • 2022-10-20
    题 目:人工智能在慢病和肿瘤诊疗中的一些应用(Facing the global health challenges in population health and oncology via scalable AI tools)(402永利集团71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报告)报告人:吕 乐 教授主持人:王 妍 教授时 间:10月21日上午9:30地 点:腾讯会议,会议号:785-617-027报告人简介:报告人学术简历吕乐,2007年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从事人工智能研究26年,从2006年起,投入医学影像和临床信息学方面的研发16年。2021年因为在癌症检测和诊断方面的突出贡献当选IEEE Fellow (IEEE 计算机学会,引用数~15600次)。2017年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临床中心经理奖,201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年度最佳导师奖。2022年8月起担任阿里巴巴达摩院医疗人工智能团队负责人。 阿里巴巴达摩院医疗人工智能团队成员近年来在顶级临床期刊上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s三篇,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Annals
  • 2022-10-20
    题 目:多模态医学图像处理的多维可视化方法(402永利集团71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报告)报告人:李伟生 教授主持人:王 妍 教授时 间:2022年10月26日9:30开始地 点:腾讯会议,会议号:804-572-574报告人简介:李伟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司执行经理。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英才“大数据智能计算”创新创业示范团队负责人,“图像认知”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CCF(中国计算机学会)重庆分部副主席、ACM(国际计算机学会)重庆分会副主席,主持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合作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武器装备预研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智能计算、模式识别、数字图像处理等,在国际重要期刊和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曾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报告内容简介:利用临床CT、MRI、PET等多模态医学影像建立多维可视化的数字化结构解剖模型,实现对器官及组织的各个参数的精确测量,通过
  • 2022-10-20
    题 目:Handwriting Recogni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ir Writing Recognition报告人:Umapada Pal教授主持人:吕 岳 教授时 间:10月26日16:00开始地 点:腾讯会议,会议号:875-375-519报告人简介:报告人学术简历Umapada Pal received his PhD from Indian Statistical Institute in 1997 and he did his Post Doctoral research at INRIA, France. From January 1997, he is a Faculty member of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Unit (CVPRU) of the Indian Statistical Institute, Kolkata. He was the former Head and at present he is a Professor of CVPRU. He is al
  • 2022-08-14
    题目: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Remains Vibrant with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报告人:李序武 教授主持人:赵 毅 教授时间:2022年8月15日13:00地点:腾讯会议,会议号:140136431报告人简介:李序武博士于1979年在密歇根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师从George Haddad教授,李博士拥有超过30年的半导体行业研发、管理和组织经验。1979年到1987年,李博士在美国ATT贝尔实验室工作,从事BiCMOS、CMOS、GaAs MESFET和HEMT的研究,并在1984年和1986年获得ATT贝尔实验室特殊成就奖。1987年到2008年,他加盟英特尔公司,并于2004年被授予英特尔公司技术领域最高荣誉“IntelFellow”,他主导研发的CAD技术为奠定英特尔在IC工艺技术和产品方面的行业领先地位发挥了关键作用。2010年,李博士加入中芯国际,并历任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和执行副总裁,同时担任CTO。从2016年到2019年,李博士受聘为Synopsys的顾问,并曾担任之江
  • 2021-12-02
    报告题目: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记分离膜研制的峥嵘岁月报告人:柳襄怀(研究员)主持人:李小进(副教授)报告时间:2021年12月8日(13:00-14:00)报告地点:闵行校区信息楼魔方厅报告摘要: 以新华社记者长篇报导为线索,讲述两弹一星”、原子弹的历程、分离膜研制的峥嵘岁月及对我们一生的教益。报告人简介: 柳襄怀,上海冶金研究所(现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长期承担国家973、863项目,从事离子束材料表面处理研究和应用,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3项。它们是:热压成型模具表面的离子束处理方法、离子束增强沉积合成氮化钛薄层的方法、一种真空管栅网的处理方法、用离子束增强沉积在人工器官表面合成TiO/TiN复合膜等。其中一种真空管栅网的处理方法是发明人柳襄怀等在长期的离子束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发明,国外未见报导。它是用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在军用或航天用的通用栅网上生长一层类石墨碳膜,达到抑制栅电子发射的目的。特点是工艺方法简单,涂层结合力强,功函数高,抑制电子发射寿命长、效果好。已在军用和航天等部门的雷达控制系统中使用。本发明用自已的科研成果解决了我国在真空微波器件领域
  • 2021-11-22
    报告题目:形形色色的真菌世界主持人:朱敏(主任医师)报告人:李庆利(教授)报告时间:2021年11月25日(13:00-15:00)报告地点:闵行校区信息楼133会议室报告摘要:真菌是生物界中很大的一个类群,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约有1万属12万余种。真菌种类繁多,形形色色,不但可以制作美味佳肴,也可引起人类感染。五彩斑斓的真菌,显微镜下观察又是如何?如何从图像识别的角度对这些真菌进行分类?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又会给真菌识别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本报告将普及真菌的相关知识并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真菌识别的发展前景。报告人简介: 朱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工作至今,从事皮肤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2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常见及重症皮肤病的诊治。参与多部皮肤病专业著作的编写。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门诊部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一党支部书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真菌病诊治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研究中心PI、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学组委
  • 2021-11-12
    报告题目:Big Data, AI, and Blockchain for Industrial Internet报告人:李颉(教授)主持人:王昆仑(研究员)报告时间:2021年11月23日(14:00-16:00)报告地点:信息楼133会议室报告摘要:Big data,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lockchain become essential for the cyber digital world. They also bring a lot of impacts on Industrial Internet. In this talk, we will overview big data, AI, blockchain, and Industrial Internet. We will address the application and challenge issues in applications of big data, AI, and blockchain for Industrial Internet.报告人简介:
  • 2021-11-12
    报告题目:面向全脑维度脑机接口应用的万级通道脑电放大微电极阵列研究报告人:宋恩名(研究员)主持人:吴幸教授报告时间:2021年11月17日(13:00-15:00)报告地点:信息楼147会议室报告摘要:基于单晶硅纳米薄膜器件的植入式柔性电子系统展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该领域的研究突破促使着生物医学工程的快速进展,代表方向包括了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可穿戴电子设备等等。在此,我们以创新型的硅纳米薄膜材料为出发点,主要工作围绕植入式单晶硅纳米薄膜晶体管阵列的生物传感系统:(1)开发了单晶硅硅纳米薄膜的柔性转移技术,从而建立了全脑维度分布密度可控的数以万计植入式大规模柔性电极阵列(32000个);(2)研究了超薄单晶硅热生长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封装特性,实现了动物体内可稳定工作数年的传感器件;(3)开发了新型脑电传感的皮层成像技术,其中信噪比超40、保真度近100%,从而获得了脑电信号的放大、刺激、调制一体化的脑机接口成像系统。该技术预计促进多功能、高性能的新型生物医学工程的应用,相关成果对特定的人体疾病(如帕金森症、癫痫)的医疗方向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报告人简介: 宋恩名,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青年
  • 2021-11-11
    报告题目:离子型忆阻材料与存储/突触器件报告人:王中强(教授)主持人:吴幸教授报告时间:2021年11月12日(14:00-16:00)报告地点:信息楼133会议室报告摘要:忆阻器因其功耗低、密度高等优势,在信息存储、类脑模拟、存算一体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离子型忆阻材料是一类基础性忆阻材料,其中离子动力学过程(迁移、扩散)的随机性是限制器件可靠性和功能化的主要问题。围绕上述问题,报告将介绍本研究组在高性能忆阻器研制方面的研究思路与方案:引入界面电场促进导电通道局域化,准确模拟Bienenstock-Cooper-Munro (BCM)学习规则等多种类脑学习功能;构筑人工/天然微纳孔道促进导电通道有序化,实现7.5 fJ超低能耗;设计光电协同调控忆阻材料,研制光/电、光/光调制的忆阻突触器件;同时,简单介绍忆阻器在逻辑运算、图像识别等初步应用探究。报告人简介: 王中强,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公司,吉林省青年拔尖人才。2013年博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至2016年在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Adv. Funct. Mater
  • 2021-11-04
    报告题目:超薄栅介质材料的可靠性研究报告人:杨旸(教授)主持人:王昆仑(研究员)报告时间:2021年11月9日(14:00-16:00)报告地点:闵行信息楼133会议室报告摘要:Feedback mechanis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uch as channel equaliza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recent years, deep learning (DL)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re is now some work that attempts to introduce plain feedback mechanisms into DL algorithm to sol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blems. However, the improvement of plain feedback DL methods i
  • 2021-11-01
    报告题目:超薄栅介质材料的可靠性研究报告人:白金亮(教授)主持人:吴幸(教授)报告时间:2021年11月3日(16:00-17: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777988039报告摘要:面向后摩尔时代先进器件,如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新兴的非易失性存储器(RRAM)和二维材料的可靠性研究,应用先进的纳米分析技术,如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导电原子力显微镜(CAFM),对半导体纳米器件的超薄栅介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和表征至关重要。尤其是本报告将介绍基于高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和六方氮化硼(h-BN)的击穿和恢复转换过程的纳米尺度研究。h-BN作为石墨烯基二维纳米电子器件的合适电介质,已引起研究CMOS电介质科研者的广泛兴趣。本报告的研究工作将主要使用导电原子力显微镜,重点讨论在纳米尺度不同电应力下h-BN的介电击穿机制。本报告还将介绍用于超低功率阻变存储器的h-BN受控缺陷生成的研究案例。在CAFM局部电应力作用下,h-BN电介质退化的纳米尺度随机电报噪声的发现,为二维材料系统的逐步退化和击穿过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报告最后将讨论基础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预测机制。报告人简介: 白
  • 2021-10-18
    报告题目:集成电路工艺的创新(7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报告)报告人:蒋尚义主持人:吴幸(教授)报告时间:2021年10月22日(10:30-12:30)报告地点:闵行校区信息楼魔方厅报告摘要:回顾集成电路工艺在光刻,晶体管和金属导线三方面在近几十年来的主要创新,进而探讨未来的可能走向。报告人简介: 蒋尚义博士,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蒋尚义博士在其半导体工业界的40年中,曾参与研发CMOS、NMOS、Bipolar、DMOS、SOS、SOI、GaAs激光、LED、电子束光刻、硅基太阳能电池等项目。在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蒋博士牵头了0.25μm、0.18μm、0.15μm、0.13μm、90nm、65nm、40nm、28nm、20nm及16nmFinFET等关键节点的研发,使台积电的行业地位从技术追随者发展为技术引领者。蒋博士曾在德州仪器和惠普公司工作。其后,彼于1997年返回台湾,任台积电研发副总裁。于2013年底退休时,蒋博士的职位是共同首席运营官。之后,蒋博士曾担任台积电董事长顾问、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